出處:MIC專欄|詹文男, 李震華, 周維忠, 王義智, MIC數位轉型研究團隊
(一) 公司簡介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簡稱UPMC)於1893年成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前身為路易絲萊爾醫院,1927年併入匹茲堡大學成為其附屬醫學中心,是全美知名的醫療保健與保險業者之一。UPMC連續16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被評選「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前20名,2018年收益達200億美元。
UPMC旗下主要有四種營運單位,分別為①醫院及醫學中心:包含大專院校醫學中心、社區醫院、專業醫院、家庭護理等各類型的醫療服務;②保險服務公司:為企業提供員工以及醫療保險及政府的醫療保險援助計畫等;③國際化部門(UPMC International):鏈結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提供實用的醫療保健和管理服務;④創新和商業化部門(UPMC Enterprises):投資與輔導「基因翻譯科學」及「數位醫療解決方案」兩類的新創夥伴。
(二) 轉型動機
UPMC為積極參與數位醫療新興領域的先驅者。在2006年,UPMC發現在就醫各流程中,病患從診前到診後分別遇到許多不同的痛點。
在「診前」階段病病患通常需要花費長時間排隊掛號等候,病患花時間回診或定期追蹤意願降低,導致病情惡化後,醫護人員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醫治及照顧;在「診中」階段,醫生在看診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跟病患解釋病況、開立處方、提醒注意事項之外,同時也需花時間輸入電子病歷,對醫生造成額外的負擔;在「診後」階段,在醫療支出不斷提高的壓力下,如何有效控管成本並兼顧醫療品質是醫院重大的挑戰。因此UPMC積極在數位醫療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希冀利用數位科技來解決問題。
(三) 轉型方向
觀察UPMC之數位化應用主要圍繞在改善在就醫流程的痛點:診前、診中、診後,透過數位化來提高醫生及醫院的效率或降低成本等,因此數位轉型的方向主要偏向「營運卓越」。
在「診前」階段,UPMC導入遠距醫療平台,利用客製化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平板、手機、穿戴裝置等)、無線健康設備與雲端平台,提供家庭監控功能,如健康指導、護理計畫、與醫生視訊、健康教育影片等服務,同時結合健康和生命跡象感測器、電子病歷、個人健康檔案、健康資訊交流等資訊,讓病患與醫生可進行遠距監測服務。另外也提供虛擬護理及病患教育、遠距照護管理的功能,尤其針對慢性病患與充血性心臟病患,有助於提升醫生與護士的工作效率。
在「診中」階段,UPMC導入人工智慧收聽和紀錄醫生和病患互動的臨床平台。利用語音辨識和自然語言引擎記錄語音資訊,協助醫生在與病患溝通時,自動將對話記錄成為電子病歷。通過自動記錄方式,醫生可以專注於與病患一對一的對話,無須分心做筆記,以提高治療效率與效果。此外該平台未來還能分析醫病間的對話,並從中學習,自動在電子病歷上提出診斷建議或後續治療註記,供醫師參考。
在「診後」階段,UPMC開發成本管理系統,串接病患電子病歷系統、醫院的財務成本報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總分類帳、供應鏈來源等各類數據,利用活動成本核算(Activity-Based Costing,ABC)與精準的成本解析(Cost Insights),分析醫療服務過程之實際有形與無形成本,有效控制成本減少浪費。
(四) 轉型啟發
根據UPMC的發布的數據提出,導入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展開數位轉型後,分別在三階段就醫流程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在診前階段利用遠距醫療服務協助降低76%的病患再住院率,同時降低醫護人員的負擔;診中階段有效節省醫生輸入電子病歷的時間,並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診後階段導入成本管理系統後,節省500萬美元的醫療耗材浪費。
觀察台灣醫療環境現況,目前已有部分醫院導入科技技術來協助醫院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務品質,但仍有部分醫院仍持保守態度,主因是醫院認為開發資訊系統的人不了解醫學知識與醫療流程。然而,長期來看,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情形將日益嚴重,透過ICT來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仍須及早布局。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數位轉型力、數位轉型學院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