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MIC專欄|詹文男, 李震華, 周維忠, 王義智, MIC數位轉型研究團隊
新的電信公司為雲端、軟體導向的經營模式,具有快速回應、增加產品服務模組的特性
公司簡介
AT&T為創立於1983年的電信公司,前身為西南貝爾公司,因歷史悠久具豐富資源,為美國最大的固網以及行動通訊服務供應商,連續35年股息成長,名列Fortune 10企業之一。
自2007年,AT&T陸續收購通訊、Wi-Fi、衛星電視、媒體類型公司,目前公司業務共有四大企業體,分別為AT&T通訊、華納媒體(Warner Media)、AT&T拉丁美洲、Xandr媒體公司,服務對象包含消費者、內容創作者、經銷商、廣告商。AT&T已不僅只為電信公司,從近期收購策略可窺得其成為現代化媒體公司的野心。
轉型動機
服務差異性小、消費者習慣改變以及新技術變革等因素,驅使AT&T積極投入數位轉型。
通訊業者提供消費者與企業的通訊服務差異性縮小,儘管行動通訊技術持續進化(如2G、3G、4G等),但創造的服務差異性仍有限。
其次,消費者習慣上網觀看影片、使用通訊軟體服務,通訊習慣的改變,促使公司營收主體由傳統傳統語音轉變為網路流量。電信公司面對傳統電信營收趨緩以及收入項目改變的問題,使得電信公司思考提供其他新型態服務成為課題。
再者,電信服務需求不再只是IP位置或終端機之間的訊息傳輸,提供軟體定義的網路平台服務已成為市場趨勢,亦為未來物聯網應用的架構基礎。
轉型方向
2013AT&T年首次提出雲端網路架構以及開源軟體的概念。2014年透過內部創新以及與外部夥伴合作,透過雲端化軟體以及資料驅動,打造快速創新與回應的機制,提出AT&T2020以及2025的發展策略。
因應集團內部大量的數據處理需求,2017年AT&T強化大數據分析,任命首席數據官Steve Stine,處理資料分析與趨勢預測。AT&T在雲端,發展企業服務平台,並與AWS、Google等雲端業者合作,共同推動資安、物聯網等產業應用解決方案。AT&T轉型策略包含產品面、技術面,並輔以組織策略、人事調整。
在產品面,以辨識、驗證、整合、連結的篩選管理流程,盤點既有產品服務,縮減產品組合數量,擴大既有產品服務範圍。AT&T因有100多年的經營歷史,累積7,000種不同的產品組合,產品過於複雜影響營運效率,透過流程化篩選管理機制,淘汰55%的產品組合,節省了7億4,000萬美元成本。
在技術面,以雲端化基礎建設、平台經濟、消費者體驗、數據驅動達成AT&T的轉型目標。雲端化基礎建設提供AT&T轉型創新基礎,透過雲端的開源軟體,讓公司內部使用雲端服務進行創新,除了內部使用外,亦成為對外提供軟體定義網路服務的基礎。
在平台經濟的部分,在軟體、API、資安上設計不同的平台架構,從而提供企業客戶不同的產品服務,其中API成為提供給企業客戶創新、發展新產品的服務介面。
在消費者體驗的部分,以數位和移動優先做為策略目標,對消費者行為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針對消費者提供更加客製化的商品服務,如OTT平台等;另協助企業優化消費者體驗,如網站使用、支付等。
在數據驅動的部分,AT&T於2013年便建置資料中心,每月處理120億筆資料,並據此完成AI自動化決策系統「Hyper Automation」,讓企業員工可以自行使用。
轉型啟發
傳統的電信公司為設備、硬體導向的企業經營模式,對於外部的回應速度相對緩慢。新的電信公司則為雲端、軟體導向的企業經營模式,具有快速回應、增加產品服務模組的特性。AT&T透過組織的調整、公司收購、人事任命、開放性的平台創建、與外部夥伴合作,讓公司靈活調整、即時回應環境變化。
對電信產業的轉型啟發為雲端化後的集權化與授權化策略;在集權化,透過開源軟體社群讓軟體定義網路架構API開發涵蓋更多產業參與者;在授權化,透過與雲端業者的合作,提供各式可直接使用的垂直領域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數位轉型力、數位轉型學院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