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AI轉型 觀念先行
Businessman touching the brain work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utomation, Predictive analytics, Customer service AI-powered chatbot, analyze customer data,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AI轉型 觀念先行

出處:經濟日報|詹文男|數位轉型學院院長、台大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要慎選技術合作夥伴。與外部專業團隊合作,是中小企業推進AI轉型的重要途徑

近來參加許多有關AI的論壇及講座,發現在座的中小企業主對AI的發展都深感焦慮。就有廠商跟筆者說,數位轉型都還沒搞定,現在又要開始面對AI轉型!相信這是很多中小微企業的心聲,對AI是既期待,但又怕受傷害。到底企業應該如何看待AI在組織內的發展與應用,值得探討。

基本上,在討論AI轉型之前,首先要釐清一個基本觀念:AI並不是一項特定的產品或工具,而是一系列技術的總稱,從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到影像辨識,範疇非常廣泛。因此,企業主無需因AI而感到過度壓力,因為轉型的重點並不在於追求尖端科技,而在於如何將AI融入自身的營運流程,強化組織效能與客戶體驗,以提昇組織競爭力。


分析中小企業對AI的焦慮,大部分主要來自於對技術的陌生與媒體的誇大報導。很多人將AI聯想成複雜昂貴的軟硬體投資,認為AI只有大型公司才能負擔。但事實上,AI應用早已進入普及化的階段,不少生成式AI的工具已經可以低成本或無需技術背景就可上手。例如,以文生文,文生圖,文生程式及影片,甚至同步翻譯多國語言,已經可以大幅提昇中小企業的作業效率,並降低行銷成本。

也因此,對於非技術背景的主管來說,除了要能不怕科技名詞之外,也應該主動去瞭解AI的本質與內涵,知道它可做什麼?其運作原理(如生成式AI如何學習與生成內容),其限制為何?局限性與潛在風險(如偏見、錯誤決策的可能性),才不會被IT或顧問公司所呼攏。
而企業在AI的落地實踐上,也有一些需要提醒之處。首先……

本文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
完整內容請至『AI轉型 觀念先行』閱讀

發佈留言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