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日禕紡織:改善企業營運效能和增進滿足顧客的能力

日禕紡織:改善企業營運效能和增進滿足顧客的能力

出處:MIC專欄|詹文男, 李震華, 周維忠, 王義智, MIC數位轉型研究團隊

進行設備數位化更新及智慧管理系統整合,的確有助於解決設備效率提升與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及智慧化應用等問題。

公司簡介

日禕紡織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1986成立,資本額6.5億元,坐落於桃園市觀音區,占地總面積18,000坪,廠房面積12,000坪。從40台傳統梭織機的小型生產工廠,穩健成長至今有200位以上從業員工,建構智慧節能中央空調廠房、700多台生產設備,月營業額超過新台幣億元。
主要經營之產品項目為梭織布、提花布、軸紗、四面彈布、織造加工。公司競爭力主要在產品符合品質要求下、以高產量為訴求,提供各大知名國際品牌商優質胚布,其中涵蓋國際時尚精品、運動潮流、戶外休閒、工業、醫療等織布產品。同時,經營專業整漿服務,販售各類整漿軸紗,成為年產能在臺灣紡織產業未上市、上櫃之最具規模的專業胚布及軸紗生產商。
日禕紡織為提升產品規格與胚布品質,陸續更新織布設備,2007年開始引進300台TSUDAKOMA新型多噴電子織機,2014年引進150台TOYOTA最新噴氣織機,2.3米寬幅織機達200多台,以專業技術生產高附加價值織布,每月平均生產效能達600萬碼。

轉型動機

縮短機台閒置時間
日禕紡織所生產的織布不僅具備高生產量,更必須符合市場對高品質的要求,且紡織產業競爭條件日益激烈,臺灣紡織產業發展朝向高值化與智慧化生產趨勢明顯。
日禕紡織期望進行噴氣梭織機設備智慧聯網和生產管理可視化工程,以提升生產管理效率。藉「製造部門能效提升計畫」專案建置生產管理可視化功能、設備操作歷程記錄介面功能,有助日禕紡織減少織機的閒置機台數和等待落布時間,直接達到提升生產效率之目的。
公司所開發之智慧機上盒,透過長期間的持續蒐集織機運轉狀態資料,未來累積至足夠資料量時,可以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建立廠商的預測模式,得以使本計畫建立之基礎,加以延伸結合人工智慧,讓本計畫開發之可視化功能輔以大數據分析的預測功能,進階為具備異常預測維護之功能。

轉型過程

營運卓越:建構梭羅智慧製造系統
日禕紡織先從檢視廠內機台運轉狀況開始,廠內產能皆仰賴人工巡檢掌握實際運作狀態。
當時噴氣梭織機台為單機作業,現場機台作業情況皆仰賴人工巡檢以掌握實際機台運作。狀態、停機狀態等異常處理警示以機械式的燈號被動提醒,擋車人員才前往修復,這樣的傳統模式,較容易造成視角誤差、人員疲勞、待機過久、績效誤判及工安問題等現場管理上的不便,影響生產效能。
當正常或異常原因造成停機時,亦須依賴巡檢人員確實記錄停機原因以及停機時間,但是往往巡檢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並且需要花費時間檢視停機原因,甚至停機等待過久,巡檢人員才會發現並進而排除問題,造成停機時間記錄不確實,導致機台效率難以提升且無法預估產能。
規劃藉由「梭織智慧製造系統」擷取生產資訊,即時發現產品品質瑕疵,達到快速反應生產問題,可降低瑕疵。同時建構生產智慧化線上梭織智慧製造系統,由可視化管控生產品質,提高梭織布產品品質,增加產值。
因此,針對電力系統節能改善工程開始,採用能源技術服務公司的節能技術分析服務、專業顧問服務等商業模式進行專案改善工程。

能源管理功能改善能源績效
轉型過程期間與台塑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建置能源監控管理設備及智慧化能源管理功能,並可進一步將智慧節能監控數據進行蒐集、追蹤,及後續的改善評估。
主要進行電力資料蒐集、記錄操作與運轉模式,分析整廠總盤電力走勢,建立開機策略與管理設備使用狀態,並且記錄各設備機台的電力成本、效率與計算每批訂單消耗量。
最後,再執行改善作法,包括:1.提升整廠設備運轉效率之模式,進行相互搭配與調整作業;2.分析超約原因,建立開機策略與管理模式;3.各設備電力可視化後,以降低機台異常與耗能浪費之情形發生。

轉型效益

製造現場可視化加速反應營運策略
公司轉型目的是達到解決設備聯網與生產管理可視化問題為主,藉由建構機聯網與可視化介面,提升機台管理及運轉效率,進而提升廠商競爭力。
轉型期間以解析41台噴氣梭織機的通訊協定,建立機台數量、對應IP等連線的參數設定功能,擷取機台設備資料後進行處理、儲存,共完成41台噴氣織機的聯網設定。
在生產管理可視化工程方面,則是擷取41台織機的開停機狀態、運轉狀態、完成作業狀態、時間資訊等資料,透過顏色管理呈現41台織機的即時運作狀態,並在計算後顯示設備稼動率、完工計量單位以及進行設備操作歷程記錄後,同時也可以分析異常停機的原因。

透過台塑網提供能源診斷服務
整體而言,透過專案以建置電力電錶儀器,量測製程與高耗能設備,導入能源管理系統後,並執行分析改善項目,包括:用電效率合理化、分段運轉控制、設備設定值最適化選定及調整、尖離峰用電調度、降低用電單價、提高用電負載率,完成設備分析改善規劃等。
在專案結束後,視實際情況考量是否繼續與台塑網科技公司合作,提供設備與高耗能設備電力大數據專業顧問分析,包括:能源分析服務,觀察並掌握設備與高耗能設備的能耗變化、異常狀態的變化等;以及建議可以節省能源費用的諸多改善措施,包括:用電效率合理化、分段運轉控制、設備設定值最適化選定及調整、尖離峰用電調度、降低用電單價、提高用電負載率與降低隱藏之浪費等措施。

產業借鏡

改善企業營運效能和增進滿足顧客的能力
綜上所述,進行設備數位化更新及智慧管理系統整合,的確有助於解決日禕紡織的單機設備效率提升與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及智慧化應用等問題。日禕紡織在短期內效益,可看到生產設備的節能、省力(自動化與自動落紗工程),並解決勞力需求短缺及有效提升產品品質與效率的問題。
若以長期效益來說,則可將此執行成果延伸規劃至後續的ERP,提供客戶製程履歷,有助於產品品質管理的溯源、追蹤;更可藉由建置整合系統後,提升資訊蒐集的正確性與完整性、資訊回饋的即時性與有效性、工廠作業的整合、生產現場的自動化與透明度,達到真正對訂單需求的快速反應與鞏固顧客信心。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數位轉型力:臺灣製造業數位轉型案例解析、數位轉型學院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