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生成式AI與行銷科技

生成式AI與行銷科技

出處:經濟日報|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我們很難預測未來十年行銷科技有什麼變化?比較能預測的是未來十年行銷科技有什麼不會變?

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在購物的過程中大概最討厭有銷售人員一直在旁邊介紹產品有多好。有人跟我說,銷售的底層邏輯就是得到客戶的信任,以及解決客戶的問題,跟產品的關係不大。

業務高手有一個7-2-1法則,就是要先花70%的時間陪伴與聆聽客戶的需要,用20%的時間重複說出所聽到的以贏得客戶的信任,最後再用10%的時間,說明自家產品如何解決客戶需求。但是,在網路社群中,若有百萬人同時在說話時,您要如何陪伴?怎麼聽,怎麼說,以及是誰在說?最早是企業在說(PGC, 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接下來是社群在說(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最近人工智慧也在說(AIGC, AI Generated Content)。那麼,誰在聽?

第一種是企業在說。人們越來越不相信企業所說的冠冕堂皇的話,你比較相信企業公關發言人說的話,還是陌生人說的話?陌生人的話雖然有一點酸又不準確,卻能夠贏得我的信任。舉例來說,你去餐廳吃飯,你比較相信餐廳的網頁介紹,還是相信陌生人所說的話?我相信了陌生人。

互聯網社群給了使用者大量說的機會,網紅如聞氫哥說的話比盧教授的話更能情緒感染而引來口碑行銷。企業也開始用大數據技術在聽這百萬客戶說些什麼(輿情分析)。不再只是讓客戶找商品,而是幫助商品精準找到需要的客戶(如Lookalike Audience)。此外,當網路供應商數量增長速度大於網路客戶的增長,流量變貴了,企業也開始自行經營社群流量,逐漸把行銷預算改變成了科技預算。像是……

本文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名家觀點
完整內容請至『生成式AI與行銷科技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