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經濟日報|詹文男|數位轉型學院院長、台大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數位轉型不僅是技術的更迭,更是組織的「內外兼修」
面對市場的快速變遷,企業不僅需應對客戶的需求,更須適應競爭態勢的變化,數位轉型遂成為所有組織需要採行的必要舉措。但要提醒的是,數位轉型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新迭代,更是一場不斷追求卓越的旅程,過程中涵蓋文化、策略與價值觀各面向的改造與挑戰,如何達成,在在考驗領導者的智慧。
而在佛教的修行中,有六種行持,稱為六度波羅蜜,是協助眾生解脫的方法,即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而這六種方法,也很合適企業運用於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應對各種挑戰。
首先是布施。指無私地給予或分享,透過幫助他人,放下對物質或自我利益的執著,達成內心的喜悅。
布施強調無私分享,而企業數位轉型過程同樣離不開共享以及協作的文化。這不僅限於對內打破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還涵蓋對外開放技術與資源,以「共享經濟」的心態,構建多贏。
其二是持戒。指遵守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企業的數位轉型而言,即指數位治理與倫理框架的建立。
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須遵循個資隱私與安全規範,這不僅有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更能建立長期信任。
其三是忍辱。指在面對困難或批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