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台灣電動車創新時代的冷啟動

台灣電動車創新時代的冷啟動

出處:經濟日報|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數位轉型通常都贏在細節,輸在格局

如果電動車具有生命,在智能手機時代,將會演化成什麼樣子?近年來我對創新的概念有所領悟:只要使圖書館不再像圖書館,老師不再像老師,通常就會獲得創新轉型的獎項。數位轉型是否也遵循這個思維,需要讓自身不再像原本的產業,就叫做創新轉型?汽車產業目前的情境是製造商在尋找晶片,未來是否會演變成晶片公司(如蘋果和安卓手機)在尋找汽車製造商,使汽車成為有輪子的智能手機。是否這樣才能讓電動車不像原本的汽車產業?

鴻海集團未來要發展3+3領域,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等三大核心技術。我覺得這一點創意都沒有,因為這些都是全世界都知道的趨勢,勢在必行,未來也必面對更激烈的競爭。

但是鴻海在電動車產業中,正在做一個創新轉型,就是要讓電動車產業由製造商演變為服務公司、數據公司,甚至是網路公司。鴻海的MIH聯盟企圖建立一個電動車界的Android系統,挑戰特斯拉的封閉模式。這件創新充滿了失敗風險,因為要讓電動車成為網路產品,就要先進行網路效應的冷啟動,並且要做好失敗的敏捷管理,因為真正的轉型,通常不會第一次就成功。

冷啟動指的是當網路產品初推出時,使用者量很少,面臨到雞生蛋與蛋生雞的難題。第一步…………

本文同步刊載於經濟日報/名家觀點
完整內容請至『台灣電動車創新時代的冷啟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