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快桅 APM-Maersk:全球貿易數位化平台
FILE PHOTO: The Maersk Line container ship Maersk Sentosa is helped by tugs as it navigates the River Mersey in Liverpool, Britain, July 31, 2018. REUTERS/Phil Noble/File Photo

快桅 APM-Maersk:全球貿易數位化平台

出處:MIC專欄|詹文男, 李震華, 周維忠, 王義智, MIC數位轉型研究團隊

1904年於丹麥成立的快桅(APM-Maersk)集團是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運經營者與服務供應商,業務範疇並擴及碼頭營運等。除自身Maersk Line,多年來陸續併購德國Hamburg Süd(旗下又包含巴西Aliança、智利CNNI等)、南非Safmarine,以及美國Sealand Asia, Americas and Europe & Med等航運公司。快桅每年透過旗下630艘船隻,在國際各主要水域運送1,200萬個貨櫃,佔全球貨櫃船隊18%。

全球航運不景氣的局勢下,快桅有必要優化營運流程、降低成本

在2018年報導中指出,全球航運業發展受限,持續低迷,核心問題在於長期處於供過於求狀況,供給平均高出需求20%,估計1995至2016年至少耗損相當於1,10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在此全球航運不景氣的局勢下,快桅認為貨櫃與貨物管理上的困難佔集團營運極大成本。經調查後發現,竟有一個空貨櫃在全球連續航行了5段航程,另有一個空貨櫃則是被來回運送了20次,僅此類在集團龐大的海洋運輸網路中,四處運送空貨櫃的營運作業疏失,每年就耗費公司10億美元,委實可觀。因此,快桅有必要優化營運流程,降低成本。

異業合作、成立Advanced Analytics Team,提升碼頭營運效率

另外,零售巨頭Amazon更於2016年完成海運承攬業務註冊,雖不擁有船隊,僅提供物流代理服務,面對非傳統競爭業者的加入,快桅不得不採取因應措施,以維持市場地位。為了優化營運,首先,快桅成立「Advanced Analytics Team」,自2012年起與Ericsson合作,建構預測性維護系統,加強貨櫃管理與使用;2015年起,快桅與Ericsson進一步正式大規模為貨櫃配備了多種感測器,導入遠端貨櫃管理系統,以追蹤位置資訊並確實掌握內容物運輸狀態。該系統允許30萬個冷藏貨櫃向雲端傳送溫度資訊,降低劣質運輸條件可能造成的貨品損失;另外也讓碼頭工人、起重機操作員等,透過感測器掌握內容物資訊,以更有效地堆疊貨櫃,進而讓船隻更快離港,提升碼頭營運效率。

2017年,為因應Amazon投入海運服務市場的可能衝擊,快桅選擇與中國阿里巴巴合作,除了提供貨櫃空間預訂服務,還開發App,讓用戶直接管理、追蹤貨物動向與時程表。2018年,快桅與IBM成立合資企業,建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全球貿易數位化平台,以提高跨境貿易與物流的效率、透明度與安全性等。目前快桅的文件處理約佔貨物運送成本的15%,一個貨櫃在一趟航程中可能經過30個人員或組織、歷經200次互動。因此,快桅透過區塊鏈技術的追蹤能力與自動化交易,為整體航運業節省數十億美元。

就我國而言,2018年台灣的長榮海運以及陽明海運分居全球運力排行的第7、第8名,市占率分別為5.5%與2.8%。在全球海運市場低迷影響之下,我國海運業者在應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貨櫃與貨物智慧追蹤管理,乃至網路安全的前車之鑑等方面,可借鏡國際指標業者快桅的案例。

資料來源:資策會MIC、數位轉型力、數位轉型學院編輯整理